國際貿易術語
1、 國際貿易術語
在國際貨物買賣過程中,有關交易雙方責任和義務的劃分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為了明確交易雙方在貨物交接過程中,有關風險,責任和費用的劃分,交易雙方在洽商交易和訂立合同時。通常都要商定采用何種貿易術語,并向合同中具體訂明。貿易術語是國際貨物買賣合同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因此,從事國際貿易的人員,必須了解和掌握國際貿易中現行的各種貿易中貿易術語及其他有關的國際貿易慣例,以便正確選擇和使用各種貿易術語。
一般來說,國際貿易術語的含義中包含:交貨地點;運輸方式;商品的價格構成;訂立運輸合同、保險合同、報關完稅等其他權利義務主要內容。
2、 《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
《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International Rules for the Interpretation of Trade Terms, 縮寫INCOTERMS)是國際商會為統一各種貿易術語的不同解釋于1936年制定的,隨后,為適應國際貿易實踐發展的需要,國際商會先后于1953年、1967年、1976年、1980年和1990年進行過多次修訂和補充。1999年,國際商會廣泛征求世界各國從事國際貿易的各方面人士和有關專家的意見,通過調查、研究和討論,對實行60多年的《通則》進行了全面的回顧與總結。為使貿易術語更進一步適應世界上無關稅區的發展、交易中使用電子訊息的增多以及運輸方式的變化,國際商會再次對《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進行修訂,并于1999年7月公布《2000年國際貿易術語解通則》(簡稱《INCOTERMS 2000》或《2000年通則》),于2000年1月1日起生效。
《INCOTERMS 2000》包括4組共13個貿易術語:
組別
|
術語縮寫 |
術語英文名稱 |
術語中文名稱 |
E組發貨 |
|
EX works |
工廠交貨(……指定地點) |
F組主要運費未付 |
|
Free Carrier |
交至承運人(……指定地點) |
|
Free Along Side |
船邊交貨(……指定裝運港) |
|
Free On Board |
船上交貨(……指定裝運港) |
C組主要運費已付 |
|
Cost and Freight |
成本加運費(……指定目的港) |
|
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t |
成本、保險加運費付至(……指定目的港) |
|
Carriage Paid to |
運費付至(……指定目的港) |
|
Carriage and insurance Paid to |
運費、保險費付至(……指定目的地) |
D組貨到 |
|
Delivered at Frontier |
邊境交貨(……指定地點) |
|
Delivered EX Ship |
目的港船上交貨(……指定目的港) |
|
Delivered EX Quay |
目的港碼頭交貨(……指定目的港) |
|
Delivered Duty Unpaid |
未完稅交貨(……指定目的地) |
|
Delivered Duty Paid |
完稅后交貨(……指定目的地) | |